曾仕强简介:曾任台湾省智慧大学校长、台湾交通大学教授,专研中、美日管理比较,中、西管理思想比较,人际关系与沟通等,曾在央视《百家讲坛》栏目讲解《易经》。在函谷关现场讲解《道德经》,吸引了2000多名学无止境的国学爱好者,中央电视台《百家讲坛》栏目进行了现场录制。
◎管理是修已安人的历程
◎搞清楚推、拖、拉的真正用意,合理应用以求圆通。
◎以化解代替解决,务求尽量减少后遗症。
◎寓人治于法治,更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。
◎做人做事兼顾并重,透过好好做人来把事情做好。
◎抱持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心态来包容一切。
◎发展事业本身并没有什么目的,必须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,完成修、齐、治、平的人生使命,立业才有价值。
◎计划的目的,在肯定今后几年,如何安人?
◎组织的功能,在聚合安人的力量,协同一致。
◎领导的意义,在发挥安人的潜力。
◎控制的用意,在保证今后几年如何安人。
◎所有管理措施,无一不与安人密切相关。
◎只有组织成员各守其分,大家才能和合唯一,产生强大组织力。
◎安人就是把部分和在一起,合成一个整体,并且促使整体大于部分,和透过己安和人安增进和谐的效果。
◎安人的历程,是由开心而交心,藉交心而共同关心,然后产生同心的一连串心与心的变化。
◎中国人擅长把二看成三,以二合一代替二选一。
◎以不变应万变是管理的最高智慧,不要因误解而放弃。
◎持精达变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,有原则,却必须因人、因时、因事、因地而应变,以求制宜。
◎经是方的,规规矩矩,实实在在。权是变动的意思,要持经达权,合理应变,才能圆通而安人。
◎美国式管理的哲学基本是个人主义,日本式管理的哲学基本是集体主义,中国式管理则是我们常用的交互主义。
◎日本人拿中国的管理哲学,来利用西方的管理科学。
◎中国式管理具有三大主轴,那就是以人为主,因道结合,以及依理应变。
◎中国人相信事在人为,所有的事情是人做出来的,所以管理应该以人为主。
◎若非理念相同,很不容易做到以人为主而又能够密切配合,把工作做好。中国式管理首重道不同,不相为谋,力求因道结合,彼此志同道合,理念相同,更重要的是能够同心协力。
◎志同道合的同仁,由于人心善变,不久之后,可能变成志不同,道不合。各种内外环境的变数,更是随时出现。中国式管理主张依理应变,凡是依据原则,则因人、因时、因事、因地而应变,以求合理。
◎只要合理,怎么变动都可以。
◎中国式管理,重视把人际或人群和伦理合在一起,建立一种差别性的关系,称为人伦关系。
◎中国式管理的交互主义,秉承二合一的态度,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极端的说法,合在一起,形成在集体中完成个人的合理主义。
◎人伦关系,便是以伦理的观点来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。
◎对上要有礼貌,但不能够讨好。以下不宜太严,也不能够过分宽松。平行同事不必太拘束,也不应该过分熟不拘礼。
◎大同必须包容小异,世界大同并非世界一同。
◎凡事未定案之前,十分民主,一旦拍板定案,相当独裁。这种把民主和独裁合起来想,称为专制。
◎法是过去的产物,情是未来的埋伏,只有理才是现在的指标,中国式管理主张依理应变,按照现在的情势做出合理的调整。
◎中国式管理重视树状的组织精神,根部吸收水分,源源不断供应树干,树干也毫无保留地让树叶予取予求。这种我支持你,你放手去做的精神,符合中国人你办事,我放心的心理需求。
◎上侵下职,妨碍员工的学习、成长,更破坏上司与部属之间的合理关系。
◎决策者的大智,指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,大慧指有智慧也有德行,三者合一,才是大智大慧做决策。
◎决策以止定静安虑得为过程。
◎至诚可以前知,预测未来才能做好计划。
◎采取无为的执行过程,才能大有为。
◎全面无形的控制,把法律和良心合在一起。
◎考核的标准是错不可以而对并没有用。
◎抱持救人而非杀人的心态来考核。
◎沟通以明言为基础。
◎有效地会而不议,议而不决,决而不行。
◎领导比管理更重要。
◎老板做好人,干部做坏人,才是良好的配合。
◎劝和不劝分,表示站在合理的立场来分。
◎用情理法来领导,最为合理。
◎有本事来拿,拿不到怪自己,是激励的基本原则。
◎先求忠诚再求能力,更加安全。
声明: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,如有违反将追究法律责任。本站部分文章、资源来自互联网或投稿,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您及时告知,我会尽快做出相应的处理。 站长邮箱:1685511333@qq.com